康有为鲜为人知的16年环球之旅:娶17岁美国姑娘
[清朝]时间:2016-10-26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清末资产阶级改良派领袖,后为保皇派首领。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进士。初年学习传统儒学。国家的危亡,现实的刺激,使他对旧学发生怀疑。1879年,接触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当时的改良思潮,开始糅合古今中西之学,改良政治。1888年10月,鉴于中法战争后形势险恶,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事。1890~1893年,在广州、桂林聚徒讲学,著有《长兴学记》、《桂学答问》。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四处通缉维新派人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不得不流亡海外躲避灾难,前后共在国外漂泊了16年。在此期间,他身旅外洋而心忧中土,经常饱含热泪,回望神州,时刻为祖国的命运担忧。
差点被赶下大海
1898年10月27日,康有为乘英国客轮重庆号逃抵日本。当他要上岸时,却遭到日本政府的刁难。与他在维新时期受到日本政界广泛欢迎的情形大不相同,日本的山县有朋内阁认为,中国的维新运动已经失败,维新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已经难有作为,因此对康有为态度十分冷淡,甚至拒绝康有为在神户上岸。无奈之下,康有为只好写信给自己在日本的弟子欧榘甲求助。此时,清朝驻日公使李盛铎已得知康有为来到日本,他立即致电清政府。慈禧太后旋即命令李盛铎派密探秘密跟踪康有为,并伺机抓捕他。
日本的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在这样险恶的情势下,日本政府不准康有为登岸的命令,无异于帮助清政府共同谋害康有为。在品川弥二郎等日本人士的力争下,康有为终于得以入境。
当康有为刚到日本时,孙中山正在日本招兵买马,准备发动革命推翻清政府。日本人想借此机会促成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合作,孙中山为扩大队伍也非常希望争取改良派。于是,在日本人宫崎滔天(宫崎寅藏)、平山周居间的联络下,孙中山多次与康有为商谈合作事宜,要求康有为放弃保皇改良主张,实行革命的办法来拯救中国,携手推翻清王朝。但康有为坚持不忘圣上(光绪皇帝)知遇之恩的顽固立场,拒绝与革命派合作来对抗清王朝,谈判最后无果而终。
在日本期间,除了参加政治活动外,康有为也经常到一些亲朋好友家串串门,在与朋友们的交往过程中,他诙谐幽默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他应邀参加华侨梁渭家的婚礼。在闹洞房时,兴致勃勃的康有为即兴作了一句有趣的诗,写出司月二大旦牛住了几个大字,并邀请闹洞房的亲友宾客在每个字上加一笔,组成一句贺词。后来,在康有为的暗示下,新娘在司月二大四字上各加一笔,新郎在旦牛住了四字上各加一笔。新娘和新郎添加完后,康有为让他们齐声读出。新娘新郎两颊绯红,难于启齿。康有为朗声读道:同用工夫早生佳子。引起在场宾客的哄堂大笑。
娶17岁美国华裔姑娘
1899年春,康有为离开日本来到加拿大的温哥华。此后,他在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居住了两年。华侨冯俊卿帮他在加拿大购置了房屋,进行了装修,并给房屋取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名字廖天室。此处岛屿众多,周边则是皑皑的雪山。康有为每天游一个小岛,泛舟吟唱,饱览北美的奇异风光,不过他心里仍想着家乡故园。此间,孙中山等多次与康有为接触,就合作之事反复商谈,但由于康有为坚持保皇,谈判没有成功。
康有为在美国的生活更为多姿多彩了。一次他在北美华侨中进行演讲时,年仅17岁的华裔姑娘何金兰(又名何旃理)深深为他的才华所倾倒。当时康有为正想找一个通晓英语的女子为伴,以帮助他到各地去访问游说。在朋友的撮合下,49岁的康有为与何金兰结成秦晋之好。婚后两人生有一子一女。后来他们相偕游历欧洲各国,每到一地,都由何金兰做翻译。不幸的是1914年何金兰患猩红热去世,年仅24岁,给康有为留下了无尽的痛苦。康有为在墨西哥住了半年,认真考察了那里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地理,他对印第安文化尤为感兴趣。通过研究,他大胆推测印第安人可能是中国人的后裔,引起了历史学家的注意。
1902年,康有为又移居印度北部山城大吉岭。这里离喜马拉雅山不过80公里。他在女儿康同壁的陪同下,骑马攀登喜马拉雅山南麓,在世界屋脊上走了九天,体验了一段非凡的探险生活。
不易一字 高山景行 不赞一词 蚁封穴雨 啧有烦言 白草黄云 桃红柳绿 宝山空回 灌夫骂座 鸥鸟忘机 悲喜交集 飘风苦雨 燕雀处堂 疲于奔命 盗憎主人 三令五申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黄绢幼妇 安身之地 一薰一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