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历史上著名奇闻“天皇造反”是怎么回事?
[历史百科]时间:2017-01-18在平安时代后期的日本,天皇退位之后成为上皇,或称为“院”,这位“院”又有一个称号叫“治天之君”,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皇家的大家长,也是国家的领导者。镰仓时代后期的后嵯峨天皇以后,他的两个儿子后深草天皇、龟山天皇相继执政,于是皇统也就发生分裂,后深草天皇一支为持明院统,龟山天皇一支为大觉寺统。前者以其住所而得名,后者以龟山天皇的儿子,后宇多天皇所创建的大觉寺而得名。两支皇统一度交替继承皇位,因而可能同一时期有好几位“院”,但只有其中一位是真正的“治天之君”,即真正的掌权者。
文保元年(1317年),天皇是持明院统的花园天皇,他的父亲伏见上皇健在,但实际上的“治天之君”是花园天皇的哥哥,已经退位的后伏见上皇。与此同时,还有一位来自另一支皇统大觉寺统的后宇多上皇健在。这位后宇多上皇在爱子后二条天皇早逝之后,仍然一直窥伺着“治天之君”的位置,并想把自己的儿孙送上皇位。
这一年年初,花园天皇已经在皇位上待了十年了。或许对中国的君主而言,十年并不算长,也未必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可是对于已经习惯两皇统交替掌权的“在野党”后宇多上皇而言,他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想把花园天皇从皇位上拉下来。这位后宇多上皇当时已经出家,并受了密教的传法灌顶,是一名合格的密教修行僧(因而称呼其为后宇多法皇更为贴切,本文为叙述方便统一称上皇)。但是他对政治权力的渴望并没有因入了佛门而改变——此前的诸位上皇们也大多如此。
后宇多上皇的愿望是让他的爱子后二条天皇年幼的孩子,即邦省亲王继承皇位。但是邦省亲王过于年幼,又体弱多病,因此折中的方案是把后二条天皇的弟弟尊治亲王推上皇位,做一个过渡,再把皇位传给邦省亲王。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过渡者”总不会只安于做一个过渡者。
- 上一篇: 令人震惊:人类史上被诅咒遗弃的五大家族盘点
- 下一篇: 揭秘中国古代打理后宫的女官 归属多凄凉
不易一字 高山景行 不赞一词 蚁封穴雨 啧有烦言 白草黄云 桃红柳绿 宝山空回 灌夫骂座 鸥鸟忘机 悲喜交集 飘风苦雨 燕雀处堂 疲于奔命 盗憎主人 三令五申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黄绢幼妇 安身之地 一薰一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