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汉朝]时间:2016-12-18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萧何、韩信、张良是汉初三杰,刘邦战胜项羽逐鹿中原,这三个人的功劳最大。但为什么这三个人中,只有韩信惨死,其余两个人都得到了善终?其中道理不能不让人深思。
众所周知,韩信用兵如神,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是汉初军事上的一哥。也正是因为他功高震主,刘邦才对他有很大的猜忌之心。但是话又说回来,刘邦对张良和萧何的猜忌,一点都不必对韩信的猜忌小。但二人之所以得以善终,是因为都懂得急流勇退。应该说张良是三人当中最聪明的一个,也是刘邦最放心的一个人。张良精通黄老之学,深知不伐其功,不矜其能,功成身退的道理,所以刘邦论功行赏时,张良拒绝了刘邦对自己自择其三万户的封赏,只要了留这个地方。因为张良没有根基且淡泊名利,所以刘邦对张良最为放心,张良也因此得以善终。
相比于张良,萧何在关中似乎根深蒂固,这一点也引来了刘邦的猜忌。据说刘邦曾三次试探萧何,看他有没有贰心。但萧何三次都将刘邦的疑心和顾虑打消了,从而化险为夷、幸免于难。萧何是怎么做的呢?前两次萧何通过派族中青壮年奔赴前线和捐献家产打消了刘邦的顾虑。第三次遭到刘邦怀疑时,萧何在关中已深得民心,成了刘邦猜忌的重要对象。此时,萧何听从他人建议,做了些强购民田民宅、放高利贷之类的事情,通过自污的方式败坏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好名声,从而让刘邦安心,最后得以善终。
- 上一篇: 揭秘:张良功成身退离开汉庭后,是去隐世了吗?
- 下一篇: 揭秘:李敢是哪个朝代的人?李敢是怎么死的?
不易一字 高山景行 不赞一词 蚁封穴雨 啧有烦言 白草黄云 桃红柳绿 宝山空回 灌夫骂座 鸥鸟忘机 悲喜交集 飘风苦雨 燕雀处堂 疲于奔命 盗憎主人 三令五申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黄绢幼妇 安身之地 一薰一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