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虞我诈】成语故事/出处、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成语典故]时间:2016-06-22【尔虞我诈】故事的主人公:
楚庄王(?—公元前591年)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尔虞我诈】是什么意思?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尔虞我诈】出自哪里?
《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尔虞我诈】词语辨析:
【尔虞我诈读音】:ěr yú wǒ zhà
【尔虞我诈的近义词】: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明枪暗箭、钩心斗角
【尔虞我诈的反义词】:分甘共苦、同床异梦、同心协力、同甘共苦
【尔虞我诈歇后语】:骗子遇骗子——尔虞我诈
【尔虞我诈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尔虞我诈】如何造句:
1、同志间要搞好团结,不能尔虞我诈。
2、至于那些尔虞我诈钩心斗角的内幕,那更是一般人难以想到的。
3、她非常痛恨尔虞我诈的旧社会。
4、资本家彼此之间尔虞我诈,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
5、他厌倦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渴望过一种眇眇忽忽的隐居生活。
6、我们同学之间应当坦诚相见,不能钩心斗角,尔虞我诈。
7、无论是面对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还是穿梭于灯红酒绿的都市之中,他依然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心灵一尘不染。
8、社会上的尔虞我诈的事相当多。
【尔虞我诈】典故:
春秋时,楚庄王率领军队攻打宋国,因久攻不下,决定撤军。这时,替庄王驾车的申叔时建议说:我们如果在宋国的土地上建房种田,表示要长久地驻扎下去,宋国就会屈服的。宋国得知楚军的动态后,派大臣华元前去告诉楚军主将子反:虽然我们已经到了吃孩子充饥、拿人的骨头当柴烧的地步,但绝不会听命于你们的。最后,两国签订了盟约。盟约中写到:楚军后退三十里,两国和平相处,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保证两国互不欺骗)。诈、虞:欺骗。这个成语形容互相欺骗。
【尔虞我诈文言文】:
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曰:“郑昭、宋聋,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我伐之。”见犀而行。及宋,宋人止之。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屦及于窒息,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尔虞我诈白话文】:
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访问,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楚庄王又派公子冯到晋国访问,也不让公子冯向郑国借路。申舟因为在孟诸打猎时得罪了宋国,就对楚庄王说:“郑国是明白的,宋国是糊涂的;去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而我却定会被杀。”楚王说:“要是杀了你,我就攻打宋国。”申舟把儿子申犀托付给楚王后就出发了。
申舟到了宋国,宋国就把他扣留了。宋国执政大臣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向我们借路,这是把我们的国土当成了楚国的边邑。把我国当成楚国的边邑,就是亡国。杀了楚国的使臣,楚国一定会攻打我们。攻打我们也是亡国,反正都是一样亡国。”于是便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跑,随从人员追到寝宫甬道上才追上他让他穿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让他佩上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他坐上车子。这年秋天九月,楚庄王派兵包围了宋国。
不易一字 高山景行 不赞一词 蚁封穴雨 啧有烦言 白草黄云 桃红柳绿 宝山空回 灌夫骂座 鸥鸟忘机 悲喜交集 飘风苦雨 燕雀处堂 疲于奔命 盗憎主人 三令五申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黄绢幼妇 安身之地 一薰一莸